我对人生的点滴看法---游灵隐寺所感
By Long Luo
一、
从我有记忆开始,我家就供奉着好几个神,有观音、佛祖、灶神等等,每逢初一十五或者佛教中重要的日子时,奶奶和妈妈都会叫上我,去拜拜他们,为全家祈福,保佑全家平平安安,健健康康。
佛教,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,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了,而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以来,也已经有二千多年历史了。中学历史课本里说,佛教是统计阶级用来统治人民的工具,因为佛教中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因果轮回,这个观点可以让被统治者安于被统治被奴役的现状。我想,虽然佛教中一些观点和统计阶级的利益不谋而合,所以造成
早已成为了很多人的传统。不过,很少家庭理解佛学,大众眼里的佛教,其实就一个字:求。我给你烧钱、祭祀、叩拜、诵经,求你保佑我升官发财,健康长寿。当然,这样做可以起到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心理安慰。
我个人对这方面也没啥研究,我到每个寺庙里也会认真的烧香、叩拜、祈福,倒不是我相信有求必应,只是我个人也有自己的一些迷信,可能是人生太复杂了,而我们都有自己的局限性,所以有时就诉诸于神,祈求内心的安定。
二、
烦恼与快乐总是相伴相生的。
假使禽兽只知求食保命外加生育后代,它们便始终以此为中心,只要能够满足三者,便怡然自足。而人显然不满足得多,又是金钱、又是学历、又是地位、又是亲密关系,如此等等,无一不在劳累人神,伤及身心,如果不追求,却说是胆识不够、气度平庸、心胸狭窄等等,也是要伤及五脏六腑的罢,至少一个“没出息”“没志气”会让许多人接受不了,招架不住。于是奔忙求索,相比于普通动物,人显然活得更累,是不是更快乐,也许真不得而知。
不上不下的人最为焦虑,我们只是幸运的念了点书,有了份尚可的工作。
我们知道这个世界的辽阔,不满足于现状,却又到不了自己想去的地方…
井蛙和鲸鱼都会是快乐的,最可怜的是淡水鱼, 见过辽阔的大海,但终其一生却只能游在河里。
三、
佛说众生皆苦,所以要普度众生,四个字道出了人生幸福的几个方面。
一言人生有此岸,有现实; 二言人生有彼岸,有理想; 三言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桥梁,需要借与外物; 四言众生,而对比出自己的渺小,世界之浩瀚; 五言人生之繁复,方方面面,林林总总,构成了无形的人生之路; 六言普渡方能众生,施与力量,百花齐放才是精彩世界;八言度,含度过或者渡河渡海这意,时间的累积形成人生,因此几乎不能完全预测,有风雨有征程,慢慢经历才能将人生的本来面目显现出来。